儘管2020年的現實世界讓人身行動受限,生活趣味減少,但我卻透過閱讀打造另一個精彩的平行世界
今年我看了70本書。
儘管2020年的現實世界讓人身行動受限,生活趣味減少,但我卻透過閱讀打造另一個精彩的平行世界。那拉拉雜雜的閱讀書單,就像是一本護照,記載著我在不同的領域、國度、甚至是時空的閱讀旅行。
70本書裡,每一本書都帶給我不一樣收穫,或是知識、啟發,或是當下美好的閱讀體驗。

今年最享受閱讀過程的書,絕對是法國作家Sylvain Tesson的《貝加爾湖隱居札記》。
作者優美又生動的文筆,讓貝加爾湖的隱居生活,歷歷在目。不管是天氣景色、自然生態、生活細節,都像一部高清的紀錄片,清晰地在我腦中播映。明明讀的是作者的故事,潛意識裡卻將自己投射其中。於是我在閱讀過程,也彷彿置身西伯利亞森林,經歷一場心靈洗滌。
再來深深喜歡的書,還包括村上春樹的《關於跑步,我說的其實是……》。
雖然主題是跑步和創作,但村上春树的生活习惯还有人生哲学,才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。村上春樹從33歲開始實踐簡單又規律的生活形態:每日堅持跑步、創作、閱讀、健康飲食、減少社交等,并且十年如一日地持之以恆。如果把時間往後40年來看,現在70歲的村上春樹正是自律生活下的模範例子,絕對比坊間各種強調自律的暢銷書更有說服力。
讀完這本書後,意猶未盡,我還聽了英文版的有聲書。結果心中的火焰燃得更高,立志向村上春樹好好學習,自律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另外我喜歡的書,也包括火紅的《原子習慣》。
這是我年初讀的第一本書。書中列出如何培養好習慣的步驟,清楚又容易實踐。我參考書裡的招數,開始為生活設計「系統」,同時專注於「身份認同」的信念。一年下來,要培養的好習慣:閱讀、寫讀感、運動、靜坐等,都已經變成自動模式,也或許應驗了那句:「每天進步1%,一年後,你會進步37倍。」新的一年,我倒想專注在戒除壞習慣:刷手機。

今年對閱讀的心得是:閱讀是一種有趣的體驗。
我不只看書,也會做筆記、寫讀感、拍書照,同時也看其他讀者的書評、說書。遇上喜歡的書,還會找來相關的網站、專訪、電影、紀錄片等,讓書本帶來的啟發,延伸至不同的感官層面。當閱讀變成一系列有趣的活動,自然就不會抗拒閱讀,反而還期待下一本書又會帶來怎樣的美麗際遇。
而在特別的2020年裡,閱讀予我有更深一層的意義。她宛如一個防空洞,讓我在紛亂的瘟疫時代,給予我一個安靜的空間去自我省思、自我療愈。如果世間的各種不確定性讓人焦慮,那至少在專注閱讀的那刻,我仍然能感受到一段沉靜的時光。
2021年,閱讀仍然不可或缺。我會繼續遊走於不同類型的書本,一邊構築自己的精神世界,一邊重整全新的世界觀。然後和往年一樣,滿心期待會在茫茫的書海裡,和(不止)一本會讓我愛不釋手的書相遇




